資料圖:當地3月1日晚10時許,基輔邁丹獨立廣場擺滿了鮮花和蠟燭,儘管下著小雨,天氣轉冷,基輔市民仍陸續前往悼念衝突中的喪生者。賈靖峰 攝
  中新社基輔3月1日電 題:獨立廣場上的米哈伊爾一家
  中新社記者 賈靖峰
  入夜,“比列希尼亞女神柱”燈火輝煌。
  它矗立在基輔獨立廣場中央。前方的空曠地帶,是“邁丹”組織集會的場所,那裡的人群在巨幅電視屏幕下不時高喊著口號;後方的烏克蘭飯店背面,是一些臨時墓碑、鮮花蠟燭和悄然無聲的人群,幽暗寂靜。
  46歲的商人米哈伊爾在胸前划了個十字,蹲了下來,燭光映紅了他的臉。旁邊一位裹著羽絨服的女子將一支細長蠟燭遞給他。這是米哈伊爾的妻子柳德米拉,她是幼兒園教師。他們的面前是諸多臨時墓碑中的一個,上面簡易地刻著一排人名,紅色康乃馨砌在四周,地面上鋪滿了蠟燭瓶。
  冷風加小雨天氣,不少燭瓶熄滅了。夫婦兩人一起逐個打開瓶蓋、重新點燃燭火。
  “您來悼念朋友嗎?”記者試著蹲在米哈伊爾旁邊。
  “不,我不認識這中間任何人,但我當時在場,看到了一切。”
  “基輔比我想象中平靜。”
  “是的,基輔是個平靜的城市。但那是在衝突發生之前,現在一切都不平靜了。在我生平46年裡,從來沒有見過比這更壞的場面,我為此非常痛苦”。
  “別以為我支持誰,沒有誰是正確的”,米哈伊爾一邊逐個蓋上蠟燭瓶,一邊說,“誰的錯?我認為是那些政客們的錯,但是現在一切崩潰,該指責誰呢?窮人還是窮人。對這個國家的人來說,首先是掙錢糊口,其次才是變革,戰爭就更別提了。”
  一個背雙肩包的男孩走過來,他們介紹說,這是他們的兒子薩沙,16歲,中學生。他則是去悼念一位同為十多歲的死者,“他的小墓碑在那邊”,薩沙指了指不遠處。
  米哈伊爾撫掌站起身:“你知道嗎?邁丹(烏克蘭人的集市、集會地,基輔市民通常將獨立廣場稱作“邁丹”)從前是一個特別美麗、特別閃亮的地方,但你看看現在那裡都堆著什麼?”
  夜23時許,集會演說的人群散去,廣場上成堆的廢墟掩於夜闌,只見燭火閃爍。神柱的燈光也熄滅了。據說,柱頂上的“比列希尼亞”是斯拉夫神話的偉大女神,在現代,她則象徵著“守護”。
  與米哈伊爾一家道別時,記者祝他們重新擁有平靜的生活。柳德米拉說,她和米哈伊爾明天還會來,他們幾乎每天都來幫著點燃熄滅的燭火,“為這些靈魂安息,也是為了讓米哈伊爾在心裡找回寧靜。”(完)  (原標題:基輔特寫:獨立廣場上的米哈伊爾一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xhdqmtexjv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